2025年7月24日,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郭鑫教授,率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学院熊云武教授、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武镒主任,会同塔里木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处)副部长(副处长)张砾及该校科技小院师生代表一行,莅临新疆阿瓦提棉花科技小院考察指导。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石书兵教授、农学院副院长汤秋香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林涛研究员,阿瓦提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同仁代表小院热情接待并全程陪同。此次考察旨在深化校际交流合作,共谋科技赋能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棉田展新貌,科研成果惠边疆
考察首站,专家们深入小院高标准试验棉田。这片承载着科研使命的土地,清晰记录着小院从初创到壮大的历程,更直观展现了棉花种植技术的迭代升级与突破性进展。专家们实地感受了科技小院扎根基层、服务产业的实践成果。
王同仁主任在现场介绍道:科技小院将最前沿的种植技术带到了田间地头,他们推行的无人机遥感监测和变量施肥技术,让我们的农技推广工作有了科学依据,农民接受度显著提高。特别是今年推广的3个新品种,平均增产8%以上,真正实现科技惠民。
随后,考察团步入小院核心枢纽——智慧大厅。这里依托先进的棉田传感器网络与精准作物模型,实现对棉田墒情、光照、作物长势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诊断。大屏幕上清晰跳动的数据,为棉花生产提供着精准科学的决策支撑。考察期间,驻院研究生主动向专家汇报了各自的试验进展,结合实地操作与详实数据,阐述了生产背景,研究目标及阶段成果,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潜力。
特色小院亮成果,科技赋能棉产业
在成果展示环节,汤秋香教授详细介绍了阿瓦提棉花科技小院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小院在连作障碍消减与地力提升、棉花根系特性及养分利用机制等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和筛选出11份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棉花品种,其中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已成功推广。小院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为农户提供精准数苗和变量喷施服务,构建遥感处方图,有效改善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开展田间观摩会11次,辐射带动周边棉农130人,平均亩增产皮棉8.5公斤。
当地棉农代表朱生彪激动地说:“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手把手教我们科学种棉,去年我家的650亩棉田用了他们推荐的新技术和新品种,不仅省了30%的水肥,产量还提高了15%。现在遇到问题就找小院,他们总能给出最专业的解决方案。”
此外,小院团队编印棉花实用技术手册2册、宣传稿8份,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为阿瓦提周边县市的棉农提供技术帮扶。现场指导农户14次,走访农户22户,培训农户120人,累计为13名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小院成员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举办技术培训、现场展示等活动30多场次,培训棉农640人次,显著提升了农户的科学管理意识。
科研方面也成果丰硕,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0余项,授权专利8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3项),发表文章40余篇,培养研究生20余名。依托科技小院,团队完成“农场数字化及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等10余项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为新疆棉花产业智慧化、高效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座谈畅谈发展路,专家厚寄未来情
实地考察结束后,双方举行专题座谈会。首先,石书兵院长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此次高规格的考察交流为阿瓦提棉花科技小院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意义重大。
汤秋香副院长系统汇报了小院建设背景、发展历程、科研突破、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成效,使考察团对小院的整体工作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代表分享了在科技小院的实践感悟,表示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田间地头,切实解决生产难题,深刻体会到农业科研的价值,坚定了服务农业现代化的信念。
王同仁主任在座谈会上补充道:科技小院不仅带来了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土专家'。他们建立的'专家+研究生+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让科技成果真正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郭鑫秘书长在总结讲话中对阿瓦提棉花科技小院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他充分肯定了小院在棉花种植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及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郭鑫教授勉励小院师生继续发扬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深耕棉田,攻坚克难,为推动我国棉花产业科技进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面建设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多方专家联合考察新疆阿瓦提棉花科技小院,既是践行科技兴农战略、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具体行动,也为校际协同攻关搭建了平台。此举不仅输送了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更激活了边疆农业科技创新动能,有力助推棉花产业向智慧化、高效化、可持续化转型。依托科技小院模式,必将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为边疆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绘就棉海振兴、科技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